近日,赤峰市教育局专业建设指导组成员王娜、徐恒山教授等一行5人如约而至,赤峰机电工程学校(敖汉旗职业中学)党总支书记孟繁明、校长胡哈斯等校级班子成员,以及各专业部负责人、专业教研组长全程参与。指导组以专业的视角为学校发展精准“把脉”,指导组用前沿的理念为产教融合注入强劲动能。

胡哈斯校长率先以饱含情怀的话语,勾勒出学校发展的全貌。从“立德树人”的办学初心到“精技强能”的育人理念,从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到育人成果的丰硕积淀,字字句句间,既彰显着学校立足敖汉旗域产业需求、深耕职业教育的坚定决心,也传递着为地方发展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责任担当,为整场交流奠定了务实而高远的基调。

学校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张凤广聚焦“市域产业布局与学校专业建设”主题,展开详细阐述。他结合地方产业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学校专业设置的适配逻辑,既细数当前专业建设的鲜明优势,也坦诚梳理发展进程中的短板不足,生动展现了学校“产教同频共振、校企同心育人”的发展思路,让指导组清晰把握学校专业建设的实践路径。

围绕2025年人才培养方案,12 位专业负责人从精准定位的培养目标到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从扎实有效的实践教学到多元融合的育人举措,逐一展开详细汇报。每一份汇报都凝聚着专业建设的心血,每一项规划都彰显着因材施教的智慧,全面展现了各专业“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建设风貌。
徐恒山教授立足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以深厚的专业积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出八项核心建议,为学校发展点亮明灯:一是明晰专业培养定位,凸显职教类型属性,让技能成才的方向更清晰;二是按专业大类组建建设指导委员会,吸纳行业带头人加盟,践行“高水平办学、高质量产教融合”的核心理念;三是深化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在学生成长需求与产业发展需求间架起桥梁,传递“一技在手无忧、尊重技能劳动、人人皆可成才”的职教价值观;四是强化“五金”建设,夯实办学关键能力,筑牢育人根基;五是动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规范教学管理流程,让育人过程更具科学性;六是讲好毕业生成长故事,让职教成就感深入人心;七是打造品牌活动,凝练职教实践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经验;八是善用媒体资源,传播职教正能量,扩大学校办学影响力。
朱瑞学老师紧扣教学与高考衔接的关键命题,强调要科学规划专业布局与考前准备工作,以课堂教学为核心阵地落实育人实效,持续跟踪学生报考动态与毕业发展情况,为学生“升学有通道、就业有本领”保驾护航。

申国君老师提出,高考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抓手,要持续深耕细作;同时要深挖敖汉本土文化富矿,将文化基因融入办学特色,打造独一无二的职教品牌;此外,要推进读书工程并纳入基础课程体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王娜老师总结指出,学校要进一步细化专业建设举措,打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稳步推进中积累经验、破解难题,奋力书写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优异答卷。
学校党总支书记孟繁明代表学校作总结发言,对指导组的精准指导与倾心赋能表达诚挚谢意。他表示,专家们的建议高屋建瓴、切中肯綮,已深深植入全体教职工心中。未来,学校将以此次指导为契机,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一是深化专业与产业对接,动态调整专业课程,推动产教融合向‘深度共生’迈进;二是优化教学与高考衔接,完善‘升学 + 就业’双轨模式,助力学生多元成才;三是深挖敖汉文化,融入育人各环节,以文化筑牢育人根基;四是细化专业建设,打磨人培方案,提升办学水平;五是讲好职教故事、打造品牌,扩大学校影响力。
此次指导为学校的专业建设、教学管理、文化育人等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思路。未来,学校将认真落实专家建议,推进专业与产业深度对接、教学与高考精准衔接、文化与育人有机融合,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敖汉旗乃至赤峰市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职教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