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严格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打造“党建+业务”融合新模式,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按照“育人为本、质量为先、标准引领、特色提升”的发展思路,实施素养提升、能力提升、内涵提质、学校提档、服务暖心“五大工程”,以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学校提升为基础,全面提速职教高质量发展。
学校上西校区
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强高质量发展之“基”
学校以“名师引领、双师主体、专兼结合、结构合理”为师资建设目标,构建“五阶五维”教师成长体系。通过文化引领、榜样塑造、活动宣传,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业内知名的省、市、校三级名师团队。现有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1个、正高级讲师1人、高级讲师72人、省级表彰教师7人、四川省卓越校长培养计划1人;市科技拔尖人才3人、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市级名师工作室5个、市教学创新团队1个。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逐步实现干部队伍年轻化、教师队伍高学历化、职称结构合理化。近年来,通过调整,干部队伍平均年龄不到35岁;通过政策支持、人才引进,不断提升教师学历,三年内研究生教师提升3倍,达到35人;通过青蓝工程、以老带新等形式,发挥高级教师和青年教师的能动性,逐步实现均衡的职称结构。不断提升教师队伍能力,建立“五阶五维”教师培养体系,从教师专业成长的五个阶段,即新任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领军人才,从教师培养的教、产、研、训、赛五个维度,建立分阶段、多维度、立体化、进阶式的中职“双师”素养“五阶五维”教师培养体系。本学年,学校教师在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省级一等奖2个,省级三等奖3个,立项省级课题2个,省级教改项目2项,国家专利2项。学校高度重视教师权益保障,学校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健全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和专项整治活动。通过开展“立德树人,关爱学生好老师”、拜师礼、关怀困难教师等活动,构建以爱为底色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保障教师基本权益,筑牢师德底线。
创造学校提升条件
固高质量发展之“本”
学校按照“一校两区,一体两翼”发展思路,对外立足上西校区,积极筹建三江校区产教融合建设项目,成功争取并恢复了广元职工医学院的招生资质启动招生,学校成功立项产教融合建设项目占地65.62亩、投资3.6亿元,并以此为依托积极筹建占地600余亩、总投资10亿元的广元职业技术学院。对内立足“双优学校”建设,积极推动智慧医养、智能建造两个专业群发展,软硬件实力不断提档升级,建成环境实景化、管理标准化、资源数字化的校内产教融合实训基地8个,实训设备总值4200余万元,生均设备值达0.93万元,成功立项省级虚拟仿真实训项目1个,医学实训基地成功立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推动引领未来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牵头、参与国省级教学资源库建设3个,建成省市级精品课程5门,主参编国家级、省级规划教材7门,建成高考题库1个,为学校教学水平提升提供强大保障。
打通学生成长渠道
筑高质量发展之“核”
学校积极构建学生成长立交桥,坚持五育并举,着力培养“自信、自强、自尊、自爱”的学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品德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管理聚力、思政铸魂、实践赋能、文化润心”四大工程,积极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扎实推进“333学生自主管理”、“1314志愿服务” 等德育品牌建设,学生素养明显提升。文化教育全面发展,坚持“升学与就业”并重的教育理念,坚持理论和技能考核双达标的毕业标准,每年培养基层医疗人才600余名,高考升学400余名。本学年,取得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30余项,医药卫生类专业本科上线人数稳居全省同类学校前三,积极开展国际化合作,开设日本留学订单班。劳动教育重点发展,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程,定期开展农业耕种、社区劳动、卫生扫除等项目,并投资100万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艺体教育特色发展,构建“人人出彩”的第二课堂平台,本学年,学校在广元市校园篮球比赛中获得男女双冠王,舞台剧《彝寨红心》荣获四川省第二届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校园舞台剧展评活动一等奖和最佳舞美奖。学生频频在省市级艺体舞台上崭露自信青春,真正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