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深圳市携创高级技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伊俊宏庄严宣布"2025级新生军训正式结营"的话音落下,学校北区运动场上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片见证着数千名学子七天淬炼的操场,此刻正沐浴在技能强国誓言与青春交相辉映的荣光中。秋风拂过多巴胺运动场,却拂不去一个个挺拔如松的身影留下的精神印记。


日前,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迎着秋日晴空冉冉升起,深圳市携创高级技工学校2025级新生正式拉开帷幕。深圳市携创高级技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伊俊宏,龙岗区人民武装部中校副部长阎复名,深圳市携创高级技工学校副校长范鹏,副校长孙盛宝,副校长马庆喜,校长助理赵静等领导嘉宾,与全体参训师生共同见证这场青春与意志的淬炼盛宴。

首先登场的分列式表演中,各学院代表方阵以排山倒海之势通过主席台。受训学子们踏着《分列式进行曲》的节拍,步伐铿锵有力,每一个正步都砸出沉稳的回响,每一次摆臂都划出整齐的弧线。他们目光如炬,口号震天,将军人特有的精气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紧接着的格斗术表演瞬间点燃全场。伴随着震天的呐喊,学员们腾挪闪转,拳脚生风。一记记刚劲有力的直拳勾拳,一套套干净利落的擒拿动作,在"杀"声震天的气势中,展现出携创学子刚毅勇武的精神面貌。

消防综合演练环节巧妙融合了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模拟火场中,同学们迅速组成灭火小组,熟练操作灭火器扑救初起火灾;救援小组则快速架设消防梯,上演高空索降救援。整个过程配合默契、行动迅捷,展现了携创学子在面对突发险情时的应变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匕首操表演。阳光下,匕首寒光闪闪,同学们动作整齐划一,劈、刺、格、挡,每一个招式都充满力量与美感。他们矫健的身姿、凌厉的眼神,完美诠释了"技能报国"的豪情,成为秋日操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战术综合演练将汇报演出推向高潮。硝烟弥漫中,战术分队快速穿越障碍区,交替掩护前进。突进、卧倒、匍匐、射击,动作一气呵成。模拟战场环境下,队员们运用战术手语进行沟通,精准执行各类战术动作,展现出严明的纪律性和过硬的军事素质。

军体拳方阵的表演更是气势磅礴。携创学子们组成的方阵如铜墙铁壁,马步稳如磐石,冲拳快如闪电。整齐划一的动作带着雷霆万钧之势,每一次发力都伴随着气吞山河的呐喊,将中国军人的阳刚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压轴出场的手语操《国家》则为汇报演出注入深情。"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深情的旋律中,携创学子以手为语,演绎着对祖国的赤子情怀。这场持续一个多小时的视觉盛宴,不仅展现了军训的丰硕成果,更彰显了新时代技工院校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随后,孙盛宝宣读《2025级新生军训表彰决定》。授予葛欣然、肖博宣、郭霖熙、陈皓、黄子珊等200名同学“军训标兵”荣誉称号,授予陈琼、黎小花、邓海清、赖晓敏等10名教师“军训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授予机电工程学院、数字创意学院“军训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受表彰的个人和集体依次上台,从校领导手中接过凝聚着汗水与荣光的证书。这份表彰不仅是对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深圳市携创高级技工学校"立德树人、技能报国"教育理念的生动诠释。

"秋风轻拂过脸颊,我们如校园里的白杨般挺拔",参训学生代表隋孟娇用诗意的语言描述着独特军训体验。她特别提到,当全年级同学在深秋的晴空下共同完成《国家》手语操时,手臂的舞动不仅是对动作的精准掌控,更是对家国情怀的深刻诠释。这种将技能训练与品德培养相融合的教育实践,正是携创高级技工学校的育人特色。

"这段军训时光让同学们褪去了青涩散漫,读懂了责任与担当的重量。"带训班主任代表陈晓初在发言中动情地说。他讲述了新生们从动作生涩到流畅演绎的蜕变过程,指出军训所锤炼的严谨自律、团结协作精神,正与未来技能人才所需的工匠精神一脉相承。

阎复名中校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学校的国防教育工作。他指出,在七日军训中,同学们用整齐划一的队列动作展现了新时代青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信念,这种迷彩青春与技能梦想的交融,正是龙岗区军民融合教育的创新实践。随着伊俊宏代表学校向人武部赠送锦旗,运动场上再次响起热烈掌声,这面锦旗承载着校方对承训单位辛勤付出的诚挚谢意。

"骄阳似火淬炼青春本色,汗水挥洒铸就钢铁意志。"伊俊宏在总结致辞中,以"四个期望"为新生指明奋进方向:要志存高远,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要勤学苦练,发扬不怕苦累的军训精神锤炼工匠技艺;要严于律己,将纪律意识转化为日常行为规范;要团结友爱,让携创校园始终充满阳光活力。她特别强调,作为技工院校的学生,更应将军训收获的坚韧品格注入技能学习,在操作台上践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严谨准则。
夕阳为运动场镀上金边,但军训播下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当格斗术的刚劲融进器械操作的精准,当战术演练的协作精神注入项目攻关的团队,当手语操蕴含的家国情怀化为技能报国的担当,这段迷彩记忆便升华为支撑制造强国梦想的永恒底色。正如深圳市携创高级技工学校所期盼的:今日军训场上的铿锵正步,终将汇成明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创新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