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平凡岗位风采”征文活动已圆满落幕。每篇来稿并非华丽辞藻堆砌,而是对平凡岗位的真挚礼赞,体现坚守平凡岗位的执着、精益求精的专注以及对细微处的热爱。
这些故事虽无惊天动地之举,却蕴含“将小事做到极致”的匠心;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阐释“平凡岗位亦能成就不凡梦想”的真谛。即日起,陕汽技校将陆续刊发这些优秀作品,愿这些带着温度的文字,能让更多人看见平凡的力量,读懂匠心的重量,在各自岗位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
图 | 苟佳颖
有人说,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当流量成为价值的标尺、速成主义喧嚣当道,沉心雕琢细节的人愈发如灯塔般珍贵。陕汽技校苟佳颖老师,用十八载光阴守着三尺讲台,在《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这门课程里,雕琢出技工教育的璀璨星光。
教案本里的光阴故事
佳颖老师的铁皮柜里整齐地码着从2008年到2025年的《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案本。桌面上最新一本摊开在“Word图文混排”章节,页边三色批注密密麻麻。
年轻教师曾问她:“苟老师,这门课讲了十几年,教案不能沿用吗?”佳颖老师翻开2020年与2025年的同一章节:“五年前讲数据库用超市案例,现在陕汽生产线都换智能仓储了,案例哪能不变?”说话间,指尖划过页面上的字迹,“生产线扫码延迟0.3秒案例,讲透数据实时性”“信息安全插入智能工厂防护案例,提醒学生‘数据保密是企业生命线’”……这些课程设计,像细密的针脚缝进教案,把课堂酿成了带着匠心温度的育人场。
如今她的课堂成了学校的“活教材”,年轻教师们抱着笔记本旁听她的课,却发现同样是“Word表格编辑”课,她给汽修班用发动机拆解表,给数控班换成加工中心参数表。
这份“常教常新”的执着与匠心,化作她深耕讲台的每一寸光阴。凭借严谨的作风,她收获累累硕果:“陕西省教学能手”,斩获陕西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教研成果拿下省级及以上奖项9次……荣誉不仅是对她教学实力的认可,更勾勒出她用专业与热爱,在教育沃土上深耕不辍、硕果盈枝的动人图景。
青蓝工程里的传灯人
2023年省级教研成果评选前,郭老师抱着《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PPT冲进办公室时,距申报截止只剩24小时。郭老师的声音有些发颤:“佳颖老师,教学设计做好了,但是PPT我总也做不好……”佳颖老师转身拉开座椅,重新打开已合上的笔记本电脑。
当晚他们到实训车间补拍照片、修订PPT呈现方式……一直忙到凌晨一点,PPT终稿落定。最后的最后,郭老师捧回了省级二等奖证书。
每当老师们参加公开课或教研成果评选,第一个想到的总是佳颖老师。有人算过,近五年学校超过一半的参赛材料,都有她修改的痕迹,那些藏在像素级调整里的严谨,把“匠心”写成她的日常注脚。
纸飞机里的人生航图
2021年秋天,汽修专业的马同学第一次出现在苟老师的课堂上,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作业本上永远只写名字。一次课堂小测,他把试卷折成纸飞机扔向讲台……佳颖老师俯身拾起,在机翼画个笑脸:“装上计算机导航,它能飞更远。”
翻开学籍档案,佳颖老师得知少年来自单亲家庭,初中因打架辍学。作业本背面,少年手持录取通知书的涂鸦刺痛了她。次日实训车间外,她“偶遇”马同学,指着发动机模型问:“知道为啥有的车能跑十万公里吗?职教高考,就是给你装涡轮增压。”少年没有回应,却在放学后来到她的办公室。此后两年,佳颖老师推迟下班时间,每晚陪他解函数、画坐标系。
杨凌职院录取通知书抵达那天,少年塞给她皱巴巴的纸飞机,背面字迹斑驳:“您用一束光,照亮我乱糟糟的青春。”
从PPT里的细微匠心到备课本里的岁月沉淀,从青蓝工程中的传灯之志到迷途少年的摆渡之情,苟佳颖老师用行动诠释着:工匠精神从不是高不可攀的符号,而是融入日常的坚守。在陕汽技校的校园里,她就像一棵沉默的白杨,用年轮记录着匠心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