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大气科学专业怎么样好不好,全国排名多少?
复旦大学大气科学专业(研究型)被校友会评为B++等级,全国排名第7位,实力仅次于中国海洋大学。
一、复旦大学大气科学专业排名
以下为职校名录根据校友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整理的复旦大学大气科学专业的具体排名情况,欢迎参考!
1、复旦大学大气科学专业排名一览表(全国)
在2024年校友会发布的中国大学大气科学专业排名(研究型)中,共有14所大学上榜。其中,复旦大学大气科学专业位列全国第7名,仅排在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山大学之后。
全国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省份 |
---|---|---|---|---|
4 | 大气科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6★) | 安徽 |
4 | 大气科学 | 兰州大学 | A+(6★) | 甘肃 |
6 | 大气科学 | 云南大学 | B++(4★) | 云南 |
7 | 大气科学 | 中山大学 | B++(4★) | 广东 |
7 | 大气科学 | 中国海洋大学 | B++(4★) | 山东 |
7 | 大气科学 | 复旦大学 | B++(4★) | 上海 |
7 | 大气科学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B++(4★) | 四川 |
7 | 大气科学 | 浙江大学 | B++(4★) | 浙江 |
12 | 大气科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B+(3★) | 广东 |
12 | 大气科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B+(3★) | 湖北 |
12 | 大气科学 | 内蒙古大学 | B+(3★) | 内蒙古 |
2、复旦大学大气科学专业排名一览表(本省)
在上海市,共有1所高校的大气科学专业跻身校友会专业排名(研究型)榜单,复旦大学的大气科学专业位列上海市内第1名。
省内排名 |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1 | 大气科学 | 复旦大学 | B++(4★) | 杨浦区 | 7 |
二、复旦大学大气科学专业在本校怎么样
在最新的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复旦大学共有82个专业上榜。其中,复旦大学的大气科学专业获得了B++级评价,档次为中国高水平专业,与此实力水平和就业率相近的专业有逻辑学、人工智能、管理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详见如下。
专业名称 | 院校名称 | 档次(研究型) |
---|---|---|
保密技术 | 复旦大学 | A++(4★) |
能源化学 | 复旦大学 | A++(4★) |
宗教学 | 复旦大学 | A(4★) |
逻辑学 | 复旦大学 | A(4★) |
人工智能 | 复旦大学 | A+(4★) |
大气科学 | 复旦大学 | B++(4★) |
管理科学 | 复旦大学 | B++(4★)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复旦大学 | B++(4★) |
西班牙语 | 复旦大学 | B++(4★)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复旦大学 | B++(4★)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复旦大学 | B++(4★) |
三、复旦大学大气科学专业简介
复旦大学的大气科学专业类别为大气科学类,隶属于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气象、农。
业、生态、环保、航空、海洋、水文、能源、国防等相关领域从事业务、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及管理等。
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科学思维与科。
学实验(包括校外实习和室内实验)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从事大气科。
学研究的理论分析、信息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以及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和应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掌握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外语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大气科学等相关领域。
业务、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
3.了解大气科学发展的理论前沿和最新发展动态,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气象防灾减灾、气候变化应对、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有关国家科技发展的政策和。
法规。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
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以及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大气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大气科学基础类、大气探测类、大气动力学类、天气学类、气候学类、天气预报。
类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大气科学导论(60学时)、大气物理(60学时)、地球大气综合探测(60学时)、流体。
力学(60学时)、大气动力学基础(80学时)、天气学原理(80学时)。
示例二:大气科学概论(60学时)、地球大气综合探测(60学时)、流体力学(80学时)、动力。
气象(80学时)、天气学原理(80学时)、数值天气预报(80学时)、现代气候学基础(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天气分析预报实习、大气综合探测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大气物理实验、大气化学实验、大气探测实验、天气学实验、计算机数值模拟。
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