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全国高职院校(III类)排行榜最新排名第210位,位列江苏省内高职院校排名第17名,为区域高水平高职院校。
国内排在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之前的高校是:大连商务职业学院(III类全国第209名),排在之后的是: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III类全国第211名);在江苏省内位居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之前的高校是: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III类省内第16名),排在之后的高校是:南京旅游职业学院(III类省内第18名)。
2025年「校友会」、「金平果」、「软科」、「职校名录」等多家国内外高等教育评价机构发布了最新国内高职院校排行榜。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属于什么档次,在全国排名第几名?以下为职校名录整理的各大机构公布的大学排名详细数据,欢迎参考!
一:历年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行榜(近三年)
1.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一览表(校友会版)
按校友会中国高职院校排行榜看,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全国高职院校排名(III类)第210位。
年份 | 全国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办学层次 |
---|---|---|---|---|
2025 | 210(III类)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 区域高水平高职院校 |
2024 | 221(III类)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 区域高水平高职院校 |
注:以上参考的为校友会排名数据,校友会将中国高职院校按照优势学科进行了分类,Ⅰ类院校为以工学门类学科专业为优势的高职院校,Ⅱ类院校为以理学及人文社科门类学科专业为优势的高职院校,Ⅲ类院校为以艺术、体育、经济、管理、农学、教育学、医学等门类学科专业为优势的高职院校。
2.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一览表(金平果版)
按金平果公布的中国高职院校排行榜数据看,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全国排名第299位。
年份 | 全国排名 | 院校 | 所在地 | 类型 |
---|---|---|---|---|
2024 | 299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 财经 |
2023 | 293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 财经 |
2022 | 309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 | 财经 |
二: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省内排名一览表(2025)
在江苏省内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排名仅次于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排名第17位。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所在地 | 性质 | 全国排名 |
---|---|---|---|---|---|
15 |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 区域高水平高职院校 | 南通市 | 公办 | 187(III类) |
16 |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 区域高水平高职院校 | 南京市 | 公办 | 207(III类) |
17 |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区域高水平高职院校 | 淮安市 | 公办 | 210(III类) |
18 |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 区域高水平高职院校 | 南京市 | 公办 | 242(III类) |
19 |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 区域高水平高职院校 | 淮安市 | 公办 | 247(III类) |
注:省内排名由职校名录整理自校友会2025中国高职院校排名榜 |
三: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7月15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原江苏省淮阴财经学校和江苏省淮海工业贸易学校两所国家级重点中专校合并组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隶属于省教育厅。学校前身江苏省淮阴财经学校和江苏省淮海工业贸易学校分别由省财政厅和省粮食局主管,先后创建于1964年和1979年。前者原名为淮阴地区会计职业学校,1965年,学校更名为淮阴地区会计中等专业学校。受文革冲击,1969年6月停办。1971年复校后相继更名为江苏省淮阴地区会计学校、七・二一财经大学、江苏淮阴地区财经学校、淮阴市财经学校和江苏省淮阴财经学校。1977年恢复高考后曾一度与江苏省银行学校合署办公,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后者更名为江苏省淮阴粮食技工学校。1983年改名为江苏省淮阴粮食学校。1994年学校又更名为江苏省淮海工业贸易学校。60年来,学校为江苏省乃至全国财政、税务、金融、营销、法律、粮食、机械等部门和行业输送了近6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其中有很多校友已经成为主政一方的党政领导、成为行业和部门的领军人物、成为企业和系统内的精英与骨干。
学校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A类品牌专业1个,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骨干专业6个,省示范重点建设专业5个,省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群3个及重点专业13个,国家在线开放课程、高等职业教育「百门精品」课程、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教材、规划教材21部,省级重点教材、规划14部。国家和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共8项,国家首届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实训基地(平台)7个,省、市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0个,国家、省、市级培训服务基地12个。牵头教育部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1个,主持教育部、财政部立项的高等职业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和会计、财务管理课程建设,主持和制定全国财政行指委财务管理专业、全国统计行指委统计与大数据分析专业、全国粮指委粮食工程专业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实验实训配置标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