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在北大讲座,遇到一位学生问我,「老师,你说学习重要,还是经营人脉重要?」看着他一脸大杂烩的表情,我先拿出本子记下了这个问题,然后告诉他说,这是个比较大的话题,我会仔细写篇文章放在网上的。而后又补了一句,「相信我,所谓的人脉就算重要,也根本没他们说的那么重要」。
让我们细说从头。先动脑思考一下,你愿意与什么样的人成为朋友?从幼儿园开始,每个人就都已经有一些选择朋友的原则――尽管并不自知。事实上,资源分布的不均匀,必然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某种依附关系。观察一下,就可以看到事实:幼儿园里玩具多的孩子更容易被其他孩子当作朋友。那么,玩具最多的孩子朋友最多么?答案并非肯定。
如果你像我一样有机会、也恰好愿意多花一点心思与那个玩具最多的孩子交谈的话,你也很快就会发现,在他的心目中,与所有成年人一样,朋友被划分为「真正的朋友」和「一般的朋友」。以下我们姑且把那个玩具最多的孩子叫做「小强」。
当时我很好奇。耐心等待小强告诉我谁是他「真正的朋友」。最终,他告诉我,真正的朋友只有两个。其中一个是男孩,另外一个是女孩。那我就问他,「为什么你认为那男孩是你真正的朋友?」小强一秒钟都没犹豫,告诉我说,「他从来都不抢我的玩具,他跟我换。」我又问他,「那,为什么你认为那女孩是你真正的朋友?」这次小强犹豫了好一阵子,在确定我会给他保密之后,磕磕巴巴地说,「她好看。我把新玩具全都先给她……」我笑。过一会儿又问他,「她觉得你好看么?」小强愣了一下,满眼的无辜,「不知道……」我又问,「那她现在手里的玩具是谁的?」小强突然显得很紧张,「不是我的。」我决定不去问那小女孩什么问题了。
基于种种原因,生活中总是只有少数人是大多数人想要结交的朋友。但是同样基于种种原因,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那些少数的人是如何理解他们大多数人的行为的。刚才小强说他那个「真正的朋友」从来都不「抢」他的玩具,而是「换」。注意这两个词。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所谓的「心计」。确实有些人有很深的城府,至少比另外一些人更深,他们可以用常人想不出的,就算想得出来也做不到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这里,我们只讨论最普遍的情况。
所有的人都喜欢并重视甚至偏爱一种交换,「公平交换」。小强也许并没有意识到,他所拥有的玩具数量,使得他从概率角度出发很难遇到「公平交换」,因为绝大多数孩子没有多少玩具,甚至干脆没有玩具,所以,那些孩子实际上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与他进行「公平交换」。对他来讲,不公平的交换,等同于「抢」,没有人喜欢「被抢」。而与他「换」的那个男孩,让小强感受到公平。小强也有自己想要的但是却不拥有的,所以,他也去「换」而不会去「抢,」因为他自己就不喜欢「被抢」――把最新的玩具都给那女孩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