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新闻 >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新闻 > 

“张贵田院士旧居”在红光沟落成揭牌

来源:网络 2023-07-25 480

7月22日,在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陕西)建设现场会暨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建成展示会召开之际,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在红光沟11所科研集中区旧址隆重举行“张贵田院士旧居”落成仪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贵田,陕西省科协党组书记李豫琦、常务副主席李肇娥、副主席张俊华,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理论宣传处处长孟令耘,六院院长王万军,部分参会代表、凤县相关领导以及六院干部职工代表出席仪式,六院党委副书记岳文龙主持仪式。

仪式上,张贵田、李豫琦、孟令耘和王万军共同为“张贵田院士旧居”落成进行揭牌。

王万军在致辞中指出,张贵田院士胸怀祖国、奉献航天、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让科学家精神可亲可感可学。六院积极推动“张贵田院士旧居”落成,旨在充分发掘科学家精神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科学家精神弘扬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六院将充分运用好“张贵田院士旧居”的教育功能,倾力将院士旧居打造成社会公众学习领悟科学家精神和航天精神的重要场所,打造好爱国主义、科学家精神和航天精神教育的重要平台,为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和陕西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六院11所青年科技人员代表贾晨露发言,向张贵田院士等老一辈液体动力人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真诚的祝福,并表示作为新时代航天青年,将牢记前辈们的谆谆嘱托,传承航天精神,接续奋斗、勇毅前行,在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

仪式结束后,与会代表参观了院士旧居,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生动展示了张贵田院士等老一辈航天人艰苦朴素、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和优秀品质。这一座小小的砖瓦房见证着液体动力事业逐步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是以张贵田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液体动力人在红光沟生活的真实写照,成为了一代代六院人心有所依的精神家园。

为进一步保护利用好六院旧址,守好液体动力文化根脉,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感悟张贵田院士对中国液体动力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近年来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项目组在院党委领导下,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张贵田院士旧居”进行修缮保护,将这座占地约56平方米的砖瓦房,作为集展示、教育、研学为一体的纪念馆。旧居还原了当年张贵田院士工作生活场景,以传承弘扬老一辈科学家不畏艰苦、锤炼本领、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为主题,向每一位来访者讲述张贵田院士勇于攻关、铸造金牌动力的故事,于2021年入选“陕西省首批革命文物名录”。

后续,六院将充分发挥“张贵田院士旧居”的社会教育功能,用好这一重要文化资源,做好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引导和激励青年科技工作者传承航天文化、坚定理想信念、勇攀科技高峰,为传承航天精神、大力践行“院魂”、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和陕西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点击展开
相关文章
  • 滕州新科高级中学在枣庄市第十一届运动会中荣获佳绩
    在刚刚落幕的枣庄市第十一届运动会上,我校参赛学子发扬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体育精神,凭借出色的竞技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2025-10-0312
  • 遂职“三剑客”火了!一场大赛横扫领奖台
    热烈祝贺!在近日举办的“丽水金蓝领”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遂昌职业中专15机电2班三位毕业生载誉凯旋,在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赛项中技惊四座,一举囊括该赛项一、二、三等奖全部奖项。其中:程靖宇学长勇夺桂冠,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并获得“丽水市技术能手”称号(丽水市E类人才);杨鹏学长荣获二等奖(第二名);吴文辉学长
    2025-10-0412
  • 龙岩华侨职专举行“龙飞凤舞”非遗嘉年华活动表彰大会
    日前,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分别在小洋校区、虎岭校区课间升旗仪式上举行2025年“龙飞凤舞”非遗嘉年华活动表彰大会,对在龙岩市第六届文旅经济发展大会“龙飞凤舞”非遗嘉年华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代表及优秀班级予以表彰,以此弘扬拼搏精神、传承非遗文化,激励全体学子勇担使命、砥砺前行。
    2025-10-0512
  • 安徽公办本科录取分数及位次(按985、211、省重点排序)
    安徽省外 985 高校在安徽物理类预估录取分 590 - 610 分、历史类约 600 - 620 分,省内唯一 985 中科大物理类最低 673 分(位次 686 名)且无历史类普通批计划;211 高校中省内安大和合工大物理类最低 589 分左右、历史类约 587 分,省外物理类约 550 分起、历史类约
    2025-10-0213
  • 智慧耕耘结硕果,数字育人绽芳华
    近日,2025年南充市教师数字素养大赛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我校教师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精湛的教学设计,在比赛中表现突出,报送的12项作品、20位参赛教师全部获奖,共摘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充分展现了我校教师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的优秀素养与创新实践。
    2025-10-0313
热门资讯
学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