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专长综述怎样写,对于实践经历,一定要写清楚填写时间节点、实践地点、实践经历。
本文目录
1.申请人基本信息
姓名:陈xx 性别:男 年龄:41
身份证号码:4412821978xxx
工作单位:无
联系电话:1341xxx
2.医术专长基本情况
擅长使用内服方药诊治胃脘痛
疾病名称:胃脘痛病
代 码:BMPO10
3.医术的基本内容及特点描述
胃脘痛的症状
第一、胃脘痛伴随症状繁多,如打嗝、胀气、恶心、呕吐、腹泻、胸闷等,或者伴随胸闷、烧心、吐酸水、打嗝的症状,还有空腹疼痛、饱腹恶痛、打嗝具有酸味儿,甚至吐血等症状,因此不能忽视胃脘痛所伴随的各种症状。
第二、位于上腹部,胸骨下方凹陷肚脐儿上方靠近心窝处,如果将肚子化为四个区域来看,左侧偏中上的部分这一区域疼痛最有可能是胃脘痛,不过也有可能是食道、十二指肠、胆、肝、胰等疾病引起,所以还需要疼痛的时间伴随症状作为判断标准。
本人擅长使用内服方药诊治胃脘痛病,对于胃脘痛患者,按照中医辩证的原则,把胃脘痛分为虚实两大类,实者为寒邪、食停、气滞、热郁、血瘀,虚者为脾胃虚寒和胃阴亏虚。我在临床观察到的病人以脾胃虚寒和肝气犯胃的占大多数。脾胃虚寒的判断要点为:胃痛隐隐,喜湿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舌淡苔白,脉虚弱迟缓。而肝气犯胃的症状为胃脘胀闷,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每因情志因素而作痛,苔多薄白,脉沉弦。脾胃虚寒的,我常用黄芪建中汤合理中丸治疗,效果迅速明显,若寒邪甚者良附丸合入吴茱萸治疗,以加强温中散寒之力。肝气犯胃的,我常用柴胡疏肝散,以疏肝解郁、理气和中、达理气止痛之功,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以加强理气止痛,(延胡索能活血化瘀,如遇孕妇患者则改用佛手如嗳气频繁者加用沉香降气散。
若患者属饮食停滞引起的胃脘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苔厚腻、脉滑,则用保和丸加减合入小承气汤以消积和胃,行气消滞,通腑而胃安。
患者肝胃郁热,痛势急迫,烦燥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我用化肝煎为主合用左金丸,方中陈皮、青皮理气,丹皮、山栀清肝泄热,用黄连苦以清火,稍佐吴茱萸辛以散郁,选用香橼,佛手理气解郁止痛。
长时间的胃脘痛患者,引起的胃脘瘀血出血的则用失笑散合用白芨、三七化瘀止血。若呕血黑便,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淡、脉弱无力者,则用黄土汤以温脾摄血。患者胃痛日久,郁热伤阴,胃失濡养而引起的胃阴亏虚,症见胃痛隐隐,口噪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者,我常用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治疗,方中沙参、麦冬和胃养明,生地、杞子滋养肝阴胃液,当归养肝活血且有疏通之性,芍药、甘草和营缓急心痛。
典型病例:
去年我治疗一个女患者,40岁,主诉胃脘痛两年,痛时喜按,得温热食物痛减,胃纳差,时有酸水上逆,症见神疲乏力,面唇色白,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虚弱迟缓。辩证为脾胃虚寒,给予黄芪建中汤加理中九加减,方中人参、黄芪补气,小建中汤温脾散寒,缓急止痛,加入吴茉萸、瓦楞子温胃制酸,干姜、桂枝驱寒温中,患者服一剂痛减,七剂基本无痛,嘱其再服用七剂巩固,一直未复发。
此外,本人自幼耳濡目染父亲做乡村医生的行医经过,用中草药治病的过程,以阴阳虚实辩证。中学毕业后参加过山东中医学院的系统学习,在治疗上药物结合食疗,效果显著。
4、医术专长适应症或适用范围
本人内服方药诊治胃脘痛病症,主要治疗在中医辩证下的胃痛以脾胃虚寒,肝气犯胃及瘀血出血型为主。不适用于西医学中的胃穿孔和胃癌引起的胃痛。
5、医术安全性
对于胃脘痛的患者初次就诊,会排除真心痛和腹痛、胁痛的病征部位,如自觉诊断不清楚就会让患者先去医院诊断明确再采取中医方药治疗。本人在临床上运用的中药是在药典范围的剂量内进行,药物配伍等遵循中药的配伍规律和禁忌,避免相反的药物作用。
人参不与五灵指同用,附子不与半夏同用,对有毒的附子用量不超10克,要先煎30-60分钟,(而且开处方用姜制半夏),半夏不入散剂,用量不超10克,吴莱萸的用量不超6号。
6.医术有效性
从医开始,据不完全统计,我本人已经治疗了约2200名胃脘痛患者,有效率达80%左右。疗效评价标准:患者自诉胃脘痛止,无不适症状为有效。
7.医术潜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本人在医术实践中会遇到疼痛无法缓解的患者,嘱咐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从医20年以来,本人为不少患者提供治疗,患者的病痛得到缓解是我学中医的最大自豪和成就感,由于药性平和,一直没有出现一例安全问题。
这次感谢国家的政策给予机会,让我们民间中医合法合规地看病治病,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本人一定会更加努力,不断学习,完善技术,提高水平,谢谢各位老师!
8.本人对以上填写内容真实性做出承诺,如有虚假,愿意按照《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承担相应后果。
承诺人签名(按指印):
时间: ?年 ?月 日